返回首页 在线订单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21-60766769

产品分类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互联网+”视域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信息化模式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07 点击次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这个新名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互联网+”是2.0 下的互联网发展新业态、新形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而这种“新理念、新方式支撑下的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信息化2.0。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本身存在一些课程特点,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缺陷,教学效果不理想,人们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便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与教育信息化
(一)“互联网+”的概念与特点
“互联网+”这个名词在2012 年的时候进入大家的视野,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代表着新时代的一种新经济形态。
“互联网+”中的“+”有一层跨界的含义,各行各业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行业中,而是与互联网相融合,实现跨界。跨界融合能够更好的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使得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更加垂直。实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等结构的重塑。生态计划是“互联网+”的核心计划,包括协作、创新、教育、虚拟空间等生态的重塑。重点关注的生态有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社会价值创新导向的创新创意生态等。
(二)从“互联网+教育”助推教育信息化落地
从国家2012 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到如今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已经从建设转向应用。2016 年,互联网技术、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助推了信息化课改向“智慧教学”的全新升级。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教学的有力支持,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较的优势,充当着更多的教与学的中介角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工作强度。教育信息化在高校课堂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本科教学中学与教的矛盾,学生变为学习的中心,主动学,老师能够有的放矢。
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我校物理、计算机、自动化等理工科类专业中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注重研究电工和电子技术中的理论知识、基础技能,其高应用性是这门课程的一大特点。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只有将基础学好才能深入的研究专业课。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主要涉及到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名词的基本概念等,内容繁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密切,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因为是基础性的知识,所以学校一般对这门课程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任课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各个知识点之间出现断层,遗漏一些知识点,保障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授课速度比较快,不能对所有的知识点深入的讲解《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太多,包含了大量的技术原理、概念,而有些技术原理和概念的描述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理解困难、知识点太多很难记忆。尤其是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的基础知识比较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比较困难。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缺陷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就是课堂教学,上课的时候,教师与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基本上就只有教师向同学们提问的时候。不仅用于教学的工具简单,而且教师和学生之间严重缺乏互动交流。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传统的电工电子教学模式中,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课的进度做好备课方案。上课的时候教师根据做好的方案讲授相关的内容,控制讲课的速度,学生也是按照教师的方案学习。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们掌握电工电子概念性的内容,要求学生们背诵或者抄写来达到记忆的目的,很多学生死记硬背,虽然概念背诵的非常流利但是确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学生们长期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互联网+”视域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应用
(一)应用配套仿真软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基础》这一学科出现了很多配套仿真软件,“互联网+”视域下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模式中就大量的使用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工作。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电路内容,而且电路的连接和用到的器件比较复杂,平面的图形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比如,课程中的“晶体管放大作用”部分,课本上只有晶体管的平面图形和一些原理的文字解释,学生很难想象其工作过程。Multisim 软件就可以展示电路工作的完整过程,教师就能够在讲解课本上的原理内容时结合该软件利用白板设备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电路是怎样工作的,不仅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便利也帮助学生能够理解理论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含的定理、概念比较多,学生记忆和理解较困难,应用Multisim 软件就可以让学生对照各种定理的实验图自己动手连接电路,验证相关定理,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观察电路图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定理,加深印象,更好的记忆定理[6]。在这样新的教学模式中,给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增添了乐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中不仅仅局限于听课,还能够动手做实验,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向教师求助,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设备只有粉笔、黑板、讲台等非常简单的设备,而“互联网+”视域下的现代教学模式中出现了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给教学工作带来便利。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的教室都配备了电脑、电子白板和投影仪等设备。上课的时候,教师将电子白板和电脑连接在一起,利用投影仪将电脑中的课程内容透射到电子白板上,电子白板的作用相当于黑板,也能够进行批注。黑板板书的字迹不清晰,不容易辨认;而且色彩单一,缺乏吸引力;教师板书的过程比较浪费时间。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比较生动、多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动手板书,节约课堂时间,缓解因课时少内容多而带来的教学压力。
多媒体课件中可以用Flash 软件添加一些Flash 动画,将难以理解的定理和实验操作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动画本身比较生动,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整个实验的过程,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比如,《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PN 结的工作过程与旋转磁场等难理解的部分,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添加Flash 动画,演示半导体中PN 结的工作过程,帮助学生记忆PN 结的工作原理。磁场虽然是真实存在的物质,但是磁场是比较抽象的东西,教师很难向同学们解释旋转磁场的产生过程,学生也很难理解该过程。Flash 动画便解决了这一系列难题,简化了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工作。
(三)加强电工实训课程的配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含了电工和电子两部分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电工部分的教学用到的方法就是教师一边讲解实验原理一边演示操作。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大,而学生通常只注意教师的操作演示,忽略了原理知识,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工作效率低。电工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教师在讲解完之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可能记不清具体的操作过程,实际操作中遇到各种难题。“互联网+”视域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引入了仿真软件,在实际的电工操作之前,学生可以应用仿真软件模拟电路的工作过程,在模拟中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应用仿真软件模拟之后再进行电工实际操作就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操作过程,带给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率,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带给教师过大的工作量。
(四)应用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电子书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了生活必需品,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尤其是学生。“互联网+”视域下,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就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教师能够更多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满足学生除课堂以外的学习需求。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时间不再仅仅限于课堂,通过聊天软件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教学,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课时少而将教学内容繁多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一些学习软件,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应用学习软件学习。
目前在教育领域出现一个精巧的Moodle 软件包,可以用于制作网络课程或网站。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开发项目,用以支持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ist)的教育框架。Moodle是一个自由的开源软件(在GNU 公共许可协议下),教师可以应用Moodle 为学生建立网上动态网站,并且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及时的调整界面,增加或者删减一部分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完成预习,能够上传作业,教师能够在线批阅。Moodle 容易安装,可以传送媒体文件,安全性高,为教师提供每个学生的活动统计,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Moodle 含有作业、聊天、投票、论坛、测验、资源、互动评价等多个模块,教师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陷,这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推广使用,为高校课堂信息化改革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五、信息化教学模式对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增加教学信息量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有大量复杂的电路图、定理和公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在黑板上画出电路图,给同学们推导重要的公式,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有时候一堂课结束后只完成了一小部分的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不需要教师在黑板上作图、推导公式等,节约了课堂时间,一堂课能够讲授更多的知识,增加了教学信息量。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互联网+”视域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模式采用的是将语言、文字、视频、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动画演示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之下,教学内容变得新颖、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能够主动的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让学生自愿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知识补充及时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工电子技术也快速发展,电工电子的相关知识不断在更新变化。教材从编写到最终的发行往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电工电子技术仍然在发展,教材中的某些定理已经不适应于新技术或者出现一些新的内容等情况都有可能出现。《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工作与互联网相融合可以获取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沿,及时地补充或者修正新知识和新技术,让课程的内容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与时代接轨。
六、合理应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
“互联网+”视域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难题,更加符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但在信息化手段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度,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一些教师经常从网上搜集一些学习资料用于课程教学中,但是网上的信息量巨大,拥有大量的课件等学习资料,其质量千差万别,信息的真伪也有待考证。教师在应用这些网上的信息的时候,要认真的辨别信息的真伪和资料的质量,选取准确的高质量信息用于教学。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要注意制作的课件质量,明确使用课件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而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教学。教师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要与板书相结合,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
七、结束语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具有内容多、知识点联系密切、系统性强、课时少等特点,教学工作比较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缺陷,在“互联网+”视域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应用仿真软件、多媒体课件、互联网技术等手段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目前存在一些过度依赖信息化手段教学的现象,教师必须合理的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电话:
021-60766769
手机:
1521683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