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26 点击次数:次
1 常用仪器
万用表,钳形电流表,携带式绝缘电阻表,半导体温度计,手持式转速表,声级计,接地电阻测量仪。
2 故障的分类
按发生故障的原因分为:事故性故障和自然故障;
按发生故障的状况分为:实际故障和潜在故障;
按发生故障的时间分为:突发性故障和渐进性故障。
3 常见排除方法
一是先外后内先易后难法。就是在分析摆列引致电梯或自动扶梯故障的原因时,应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表及里、由外部界面(输出和输入)到内部核心(信息处理)的循序渐进的法则去操作。
二是比较交换代入法。就是通过比较故障电梯或自动扶梯与正常电梯或自动扶梯的电位状态、信号指示、继电器接触器动作顺序、线路通断、静态阻值等来分析查找故障原因,通过逐个交换故障梯与正常梯(前提是该故障不是因短路造成的)的控制和驱动系统的印刷电路板、可疑元器件,及时地判断故障是源于印刷电路板,还是出自印制电路板外的电路活元器件。
三是视听嗅摸观察法。就是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去探测环境物质的变化,去探测电梯或自动扶梯的部件的变质、变化、走样。如果用眼睛去观察元器件或印制电路板等有无爆裂烧焦的痕迹,机械部位、设备、装置有无运转阻滞或间隙超标的现象;用耳去听辩机械或电磁动作声响在正常与故障时的差别;用鼻去闻嗅电动机、变压器、功率管或集成块等有无击穿电灼的煳味,机械旋转部件有无高热蒸发的油味及缺失润滑的炙味;用手去触摸机械和电气部件的温度、协调、配合是否出现异常等等。
四是静态(阻值)动态(压降)测量法。就是借助仪器仪表工具测试断电状态和通电情况下,各线路、回路、电路、网络和印制电路板的阻值与压降,以快速辨析及找出造成电梯和自动扶梯不正常的带病与故障处于哪个区间、哪个段落、哪个小节点、哪个部分、哪个印制电路板、哪个元件上。
五是短路故障开路法。就是在遇到短路现象,特别是电源供给与传输部分发生短路(如断路器跳闸、熔体熔断、功率管爆毁、主触头溶结等)的故障时,先断开故障处所有的内外连接点,然后逐一测试判定短路故障潜存的环节、部位,并逐个排除。
六是开路故障短路法。就是在遇见运行时应该连通的电路,应该吸合的继电器、接触器,应该工作的传感器、印制电路板、电动机、部件、装置、设备,应开路现象而产生问题时,依照其工作原理,分别分区分段分支跨接被怀疑的开点,最终消除和纠正引起电梯或自动扶梯不正常的运行故障。
七是程序检查法。电梯的运行是基于程序的设定,每次运行都是一个程序循环的过程,包含:选层、定向、关门、启动、上下运行、平层、开门。其中每一个步骤都成为一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有独立的控制电路。程序检查法就是确定电梯故障出现在哪一个环节。这种方法适用于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具有触点,同时也适用于电梯控制系统无触点的电气控制系统。
八是静态电阻测量法。采用该种方法必须确定是在断电的情况下,对电路的阻值采用万用表电进行测量,并观察是否正常。这是因为一个PN结构组成一个电子元件,其正反向阻值都不一样,因此,测量电路的阻值是否符合要求就可以判定电路是不是存在故障,而且静态电阻测量法由于是在断电的条件下开展的,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九是电位测量法。电位测量法可以在通电的条件下,对各个电子或电气元件两端的电位进行测量。这是因为在正常状态下,闭环电路上电流的每个电位都是确定且一致的。这里所说的各点电位就是指电路元件上各个点对地的电位是有差异的,且大小都有一定的要求,电流从高电位向低电位流动,因此,在测量电子电器元件上电位大小时要符合这样的规律,如果不符合,则说明存在故障,然后用万用表对电位进行测量,从而判定故障点。
十是经验排除法。为了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对电梯的电气故障进行快速的排查,工作人员除了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外,还应当积极汲取他人的实践经验。其实,电梯发生故障是有一定规律的,有的经验是我们用血泪和教训换来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经验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从而快速地对故障进行排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当然,从安全层面来讲,应当严格杜绝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提高电梯行业的服务质量。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重视对电梯系统的检查工作,牢固掌握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并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快速准确地对故障进行判定,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促进电梯安全运行水平的不断提升。
万用表,钳形电流表,携带式绝缘电阻表,半导体温度计,手持式转速表,声级计,接地电阻测量仪。
2 故障的分类
按发生故障的原因分为:事故性故障和自然故障;
按发生故障的状况分为:实际故障和潜在故障;
按发生故障的时间分为:突发性故障和渐进性故障。
3 常见排除方法
一是先外后内先易后难法。就是在分析摆列引致电梯或自动扶梯故障的原因时,应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表及里、由外部界面(输出和输入)到内部核心(信息处理)的循序渐进的法则去操作。
二是比较交换代入法。就是通过比较故障电梯或自动扶梯与正常电梯或自动扶梯的电位状态、信号指示、继电器接触器动作顺序、线路通断、静态阻值等来分析查找故障原因,通过逐个交换故障梯与正常梯(前提是该故障不是因短路造成的)的控制和驱动系统的印刷电路板、可疑元器件,及时地判断故障是源于印刷电路板,还是出自印制电路板外的电路活元器件。
三是视听嗅摸观察法。就是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去探测环境物质的变化,去探测电梯或自动扶梯的部件的变质、变化、走样。如果用眼睛去观察元器件或印制电路板等有无爆裂烧焦的痕迹,机械部位、设备、装置有无运转阻滞或间隙超标的现象;用耳去听辩机械或电磁动作声响在正常与故障时的差别;用鼻去闻嗅电动机、变压器、功率管或集成块等有无击穿电灼的煳味,机械旋转部件有无高热蒸发的油味及缺失润滑的炙味;用手去触摸机械和电气部件的温度、协调、配合是否出现异常等等。
四是静态(阻值)动态(压降)测量法。就是借助仪器仪表工具测试断电状态和通电情况下,各线路、回路、电路、网络和印制电路板的阻值与压降,以快速辨析及找出造成电梯和自动扶梯不正常的带病与故障处于哪个区间、哪个段落、哪个小节点、哪个部分、哪个印制电路板、哪个元件上。
五是短路故障开路法。就是在遇到短路现象,特别是电源供给与传输部分发生短路(如断路器跳闸、熔体熔断、功率管爆毁、主触头溶结等)的故障时,先断开故障处所有的内外连接点,然后逐一测试判定短路故障潜存的环节、部位,并逐个排除。
六是开路故障短路法。就是在遇见运行时应该连通的电路,应该吸合的继电器、接触器,应该工作的传感器、印制电路板、电动机、部件、装置、设备,应开路现象而产生问题时,依照其工作原理,分别分区分段分支跨接被怀疑的开点,最终消除和纠正引起电梯或自动扶梯不正常的运行故障。
七是程序检查法。电梯的运行是基于程序的设定,每次运行都是一个程序循环的过程,包含:选层、定向、关门、启动、上下运行、平层、开门。其中每一个步骤都成为一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有独立的控制电路。程序检查法就是确定电梯故障出现在哪一个环节。这种方法适用于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具有触点,同时也适用于电梯控制系统无触点的电气控制系统。
八是静态电阻测量法。采用该种方法必须确定是在断电的情况下,对电路的阻值采用万用表电进行测量,并观察是否正常。这是因为一个PN结构组成一个电子元件,其正反向阻值都不一样,因此,测量电路的阻值是否符合要求就可以判定电路是不是存在故障,而且静态电阻测量法由于是在断电的条件下开展的,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九是电位测量法。电位测量法可以在通电的条件下,对各个电子或电气元件两端的电位进行测量。这是因为在正常状态下,闭环电路上电流的每个电位都是确定且一致的。这里所说的各点电位就是指电路元件上各个点对地的电位是有差异的,且大小都有一定的要求,电流从高电位向低电位流动,因此,在测量电子电器元件上电位大小时要符合这样的规律,如果不符合,则说明存在故障,然后用万用表对电位进行测量,从而判定故障点。
十是经验排除法。为了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对电梯的电气故障进行快速的排查,工作人员除了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外,还应当积极汲取他人的实践经验。其实,电梯发生故障是有一定规律的,有的经验是我们用血泪和教训换来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经验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从而快速地对故障进行排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当然,从安全层面来讲,应当严格杜绝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提高电梯行业的服务质量。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重视对电梯系统的检查工作,牢固掌握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并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快速准确地对故障进行判定,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促进电梯安全运行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