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在线订单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21-60766769

产品分类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现代学徒制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发布时间:2018-11-01 点击次数: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新开设的专业。据预测,在21世纪,全球的智能建筑将有一半以上建在中国。楼宇智能化涉及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复杂,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我国楼宇智能化发展时间较短,专业人才的稀缺,智能楼宇管理师已被人社部国家紧急人才办公室列入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今后10年从业人员需增至200万人,其中高职以上专业人才亟需50万人。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周期与难度较大;而在我国工程技术实践中还大量存在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授方式。鉴于此,笔者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现代学徒制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 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智能化工程公司的项目经理及技术人员,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与组织比一般工业生产更为复杂,难以进行类似工厂化的人才培养,因而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是较为可行的方法。
在楼宇智能化技术教学中,有大量的实践性、层次性、情境性、非逻辑、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例如工程设计中的设备选型、图纸绘制,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规范及过程,工程管理中的审定与考核,是难以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这些默会知识的学习一是需要教师的示范及样本式手把手的教授,二是要学生一步步地模仿,用心去体验和感悟其过程。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进行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及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建设了大量的课程资源,但由于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实际的工程经验)、班级人数较多、校内实训场所有限,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不足,对实际的工程缺乏感性认识。例如,虽然学生学过CAD软件,但有些学生在工地上却看不懂工程图纸,而读图是工程行业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再如,学生虽然在学校里学过施工工艺,但在实际工程中却不会应用。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在实验室中获得的,而不是来自实际工程的系统性实践。
在我国工程建设中,虽然延续着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做法,但是一些老师傅的传帮带能力却未必很强,一些较低学历的员工学习也有力不从心的情况。总之,在楼宇智能化行业中确实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情况。
综合上述因素,高职院校应联合智能化工程企业,引入现代学徒制,以工程企业用人需求和岗位技能标准为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核心,以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为纽带,让教师与工程师联合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与培养,建立一种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并没有太多的国家优惠政策,也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利润增长。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教学的最大动力是可以得到所需的人才。面对工程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现实,企业也希望通过与高校的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来稳定自己的员工队伍,提升员工的层次、水平与综合能力。人力资源的提升是一项隐形的、长期的红利,当校企双方都在着眼于人才培养与建设时,现代学徒制的合作才能落到实处。
2 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
楼宇智能化工程是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包含项目设计评审、管路布线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工程测试验收、后期维护保障等多项工序,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完成,如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员、绘图员、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等,重要岗位的人员一般需要有高等职业教育及以上的学历。由于大多高职毕业生能吃苦、动手能力强、留得住,因此在楼宇智能化工程的一线工作岗位对高职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与江阴市安防协会及多家工程公司深入合作、产教互融,探索以现代学徒制的方式联合培养面向楼宇智能化行业设计、施工、管理及相关职业,既懂技术又会管理,既训练有素又能吃苦耐劳,既掌握专业技能又会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3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我校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已有一段时间。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采用项目引领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双师选择与培养、实训项目开发、实习基地建设等多方面融入“智能楼宇管理师”等职业要素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培育学生在楼宇智能化技术岗位上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
3.1 深化现代学徒制内涵建设,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现代学徒制的建立,将高职院校单主体育人变为校企联合育人,有效推动了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
3.1.1 深化产学合作,建立校企交流协作机制
充分利用学校与工程企业不同的教学环境与资源优势,把学校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与楼宇智能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让企业直接参与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不仅能够减少课程设置中的盲目性,缩短学生从校园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而且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培养员工的风险和成本。
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建立了联合工作小组,围绕着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实施、实训基地建设,联合招生等重点工作,定期开展交流协商,共抓专业建设工作。
职业教育需要政府、院校、行业组织和企业多方协作;现代学徒制是一套复杂的执行体系,需要行业组织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在合作过程中,江阴安防协会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协会将独立、分散的智能化工程企业联系起来,与我校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教育,并为双方提供系统、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和有效的协调沟通渠道,起到了很好的融合作用。
3.1.2 建立招生与招工一体化的联合机制
楼宇智能化工程从业者入职门槛较低、人员分散、流动性较大,增加了施工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的难度。很多工程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该问题,迫切需要建立起一支稳定、高效的施工与管理团队,以保证企业的长久运行与发展。而智能化行业中高端人才的缺失也让企业意识到人才的培养须从企业内部、从基础岗位开始。
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是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最大动力。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了招生招工管理办法,规定了学生入学标准、考核方式、录用方法,与学生签订招生招工协议/合同,严格实行校企联合培养,落实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现代学徒制职业人才培养目标。
3.1.3 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弹性运行机制
学院根据各级部门职责,与企业联合制定了现代学徒制的日常管理制度及办法,涉及学院的相关部门、双导师及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工作目标与标准,设置学生选课机制和学分转换机制,优化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流程,确保学生能够多学期、多阶段参加顶岗实践,确保校企轮换的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模式能顺利实施。
3.1.4 协调发展,资源共享,成本分担
实行现代学徒制,学校与企业共享生产设备设施、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工程项目等。在联合招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建设、教师下企业、学生顶岗实践等方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同分担人才培养的成本,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3.2 对接企业岗位职业要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
职业能力培养是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根本目的。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楼宇智能化技术岗位的要求,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内容细化、整合为专项基础技能、综合实务技能及岗位工作技能3个教学模块群;相应地将学习过程划分为学徒准备期、准学徒期与学徒期3个阶段。在这3个阶段内,由学校与企业协同完成各模块课程教学。
(1)校企双方制定基于智能化工程典型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组合课程教学标准,对应智能化工程企业技术与管理岗位要求,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真实任务驱动,协同开发教学课程模块。
(2)根据智能化工程施工及管理过程,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与业务管理能力,把智能化工程业务流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转换到学习领域,组织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专项基础技能包括公共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和公共实践模块;综合实务技能包含了专业通用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及专业拓展模块;岗位工作技能包含了专业提升模块及企业实践模块。
课程模块的设计是根据熟悉工程图纸—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人员、设备、材料进场—基础管线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系统功能测试—试运行—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工程实施流程主线,将专业核心课程合理地分配到各课程模块中,规划各学期施教顺序。
(3)建立多学期、多阶段、校企轮换的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模式。基于智能化工程实施过程中关键工作岗位的要求,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递进式认知规律来组织实行认知实训、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践等实践性教学。
3.3 整合校企专家资源,优化双导师教学团队
针对学校部分专业教师实践技能较弱的问题,聘请企业工程师参与授课是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只有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工程师队伍,才能将现代学徒制落到实处。学校在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与江阴市安防协会及多家企业合作,建立起了一支稳定的企业教师队伍,将企业中爱岗敬业、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与管理业务骨干纳入学校现代学徒制企业师资库,并根据他们的技术特长和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教学。
企业工程师会把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带进课堂,让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有利于学生快速熟悉企业环境。更重要的是,企业工程师带给学生的工程案例,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狂观摩学习,工程师会亲自将实际工程的技术要领传授给学生。
工程师的授课采用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方式,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既发挥企业工程师的专业特长,也能提高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对教师与学生的整体水平提升都是有帮助的。
3.4 深入产教融合,创建岗位主导型工作室
高校是实行现代学徒制的主体。虽然实行校企合作,但学生大部分时间仍会在校内。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中,我校与企业共建了以智能化工程技能培养为基础、具备企业特征的岗位工作室,真实体现楼宇智能化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及各技术岗位职能。学院将工程实践与教育教学自然衔接,按楼宇智能化工程中的技术与管理方向及相对应的职业岗位,建设了工程测量、施工技术、工程安全、工程资料、工程造价与工程管理等多个职业岗位工作室。
岗位工作室实质是将教师工作室、学生实训室及教室合为一体,由学校与企业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要求联合建设,并按照智能化工程岗位方向整合专业教师。每个工作室由该方向的骨干教师负责,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工作室的技术顾问兼授课教师。在工作室中,专业教师与来自一线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合作,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尤其是施工与管理方面的默会知识。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与工程师借助岗位工作室这个平台建构了楼宇智能化工程知识的真实背景,通过在工作室中对教学项目的反复实践,有效地传递了默会知识,使学生从真实场景的工作体验中主动掌握与消化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工作室中的师徒制教学大部分采用小范围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实践项目可以反复训练,在训练中师生交流非常方便。授课教师能够在现场快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指导,提高了教学效率。
3.5 严格基于工作过程,联合开发模块化课程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基于智能化工程的模块化课程,实现岗位
主导型的人才培养。
(1)专项基础技能课程模块主要是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以校内教师授课为主,主要集中于第1、第2学期。
(2)综合实务技能课程模块以楼宇智能化工程中的分项目为载体,充分利用岗位工作室,通过工学结合,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智能化工程中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构建起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能力框架。该部分课程由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授课,课程集中于第2—4学期。
(3)岗位工作技能课程模块主要是专项基础技能训练,如工程图纸绘制与会审、材料进场检测与验收、工程施工工艺、设备安装与调试、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等。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其熟练掌握各工序的相关技术,可独立完成岗位技能操作并熟悉流程,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性。该部分课程集中于第4—6学期,以企业工程师授课为主,利用岗位工作室和实习基地进行多岗迁移、动态轮训。
3.6 突出实践性与真实性,全面保障实训基地建设
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践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训练。学校的各岗位工作室全部开放,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与提高。由于校内的实训与实际工程项目仍存在一些差距,因此,要落实现代学徒制,就必须突出真实性,把专项与综合技能训练基地建设在工程现场。
我校与合作企业将真实的工程项目现场作为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参观学习、顶岗实践、多岗轮训,把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尽可能地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中,让学生边看、边干、边学,突出了现场学习的优势。再结合教师与工程师的联合讲解,使现代学徒制更显系统与高效。
在工程现场的学习,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程项目的融合,突出了职业教育的优势,激发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对学生掌握实际工程施工的默会知识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工程现场,学生还能够直接感受企业文化,更快地融入企业环境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
4 结语
在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改革中,由于企业的深度参与,实现了校企的结合、专业与行业的结合、学习任务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学生与员工的结合以及教师与工程师的结合。这种深度的结合,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有着质的进步。
近几年,该专业的学生获得了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无锡市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好成绩。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实施阶段,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企业的参与热情与参与度还有待提高,企业工程师授课的质量控制较难落实,实训基地建设的不稳定(要跟工程项目同步),学生在工程现场实习的安全保障等。但从发展来看,现代学徒制需建立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之上,通过举办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班,实现校企双方共同育人、协作发展。高校应成为合作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员工培训基地及科技研发基地,进一步建立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电话:
021-60766769
手机:
1521683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