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在线订单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21-60766769

产品分类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学习《机械制图》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18-06-24 点击次数:
《机械制图》是机电类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阶段首先要接触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这门课在机电类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大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常见问题
问题一:对新课程的畏惧心理。
学生刚一进校,上一届的老乡就对他们讲制图课如何重要,如何难学;第一节制图课,老师又讲制图课如何重要,如何去学习;课程一开始,就是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的标准既麻烦,又难以理解和接受;三投影面体系的展开、三视图之间的“三等”规律,学生更是难以想象。这些问题足以使学生对着门课产生畏惧情绪,失去学习信心。
问题二:作业多,学生厌烦。
该课程实践性很强,学生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大多十八、九岁,精力旺盛,爱好广泛,又活波好动,大量的作业占用了他们的活动时间,让他们感到厌倦,他们往往带着不满情绪做作业,有的甚至不做作业。
问题三:上课能听懂,作业却不会做。
课堂上教师很投入,学生反映良好,课堂练习完成得也不错,课后,学生拿起作业,却无从下手,这是学生学习制图课最常见、最普遍的问题。
二、针对学习《机械制图》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措施一:从头开始,建立学习新课程的自信心。
讲绪论时,教师应抓住学生对新课程的好奇心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讲清楚这门课与前边的文化课不同,思维方式也大相径庭,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门新的学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树立信心,从头开始,努力学好这门课。同时,带领学生欣赏高年级学生的作业,让他们体会图形的美感及重要性,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热情,消除他们对新课程的畏惧心理。
课程开始,首先讲一些简单的三视图实例,贯穿一些线型规定,给一些简单的模型,让学生尝试着画一些三视图(可以先不要求学生线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下来讲授平面图形,结合平面图形的画法和尺寸标注方法讲解国标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这样,学生对各种标准的学习就比较轻松且便于记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制图课不难学,很快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措施二:合理应用生活实例,培养新课程的学习兴趣。
学习“比例”时,“尺寸标注与比例无关”这一点学生不难理解却常犯错,应用“照片”和身高的关系讲解,“填写履历、档案这类表时,身高一栏,是填写实际身高,还是填写照片高度呢?”与此类似,标注尺寸时,也必须标注真实尺寸,与绘图比例无关。这样对比一下,学生就容易理解并正确应用“比例”了。
讲“三投影面体系”时,选取靠近地面的“墙角”,即一个水平地面和两个与其垂直的墙面,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与“三投影面体系”相对应,这样的“墙角”作为“三投影面体系”很直观,学生看后,一目了然。
讲“三视图”的“三等”关系时,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比较直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而俯、左视图“宽相等”相对较难理解,难就难在“三投影面体系”在展开过程中,导致直观上俯、左两个视图没能保持直接的对齐关系,两视图在宽度方向上相差90°。为了使学生在俯、左视图的思维过程中,能够像主、左视图一样保持直接的投影对应关系,我们可以让学生用圆弧把俯、左两视图连接起来,并将其比喻为学生所熟悉的“跑道”, “跑道”无论在直线处还是在转弯处,其“跑道”的宽度是一致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把知识讲活,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而且能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起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学习新课程的兴趣。
措施三:精心组织课堂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上课能听懂,作业却不会做”,其根本问题还在于学生上课用心不专,对基本概念和理论没吃透,对作图方法理解不深,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制图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想象,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把它讲活。比如讲平面的投影规律时,让学生把课本打开成垂直的两个面,直立在课桌上,构成三投影面体系,把三角尺当做平面,按不同的方位置于自做的三投影面体系中,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形状,画出投影图,总结投影规律,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规律。
“讲练结合式教学”是机械制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制图课的讲与练有其自身的特点。作图方法一定要从举例中总结出来,指导学生做图。练分为学生上黑板做题、分组做、独立完成几种情况,上黑板的同学一般应反映学生的普遍水平,对黑板上出现的问题要重点说明;对于难度较大的章节,如圆柱截交线一节,可在课堂上把学生分为6 组,两组做圆柱切角(对称和不对称),两组做圆柱切槽(对称和不对称),两组做圆柱斜切(切通和不切通),要求每组用萝卜切出一个模型,并画出其三视图。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每种切割的特点及作图方法,还可以再讲一个综合题,用前边总结的理论去指导作图实践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独立完成练习,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问题,疑难问题不能直接给出结果,要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难点。
教学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电话:
021-60766769
手机:
15216837090